每次想要穿上喜欢的汉服,化个美美的妆容,再做个好看的发型去逛街,都忍不住看着自己的发际线落泪,只能一堆又一堆的假发包往上摞......为什么要承受这么多(假发包),真是令人头大不已!
虽然很多人会说,是因为古人长时间不剪头发,所以头发的长度才可以直接盘在头上做出各种各样的造型。而现代人因为没有这个约束所以只能借助假发来堆叠出高耸的发髻。
其实古人很早就有了佩戴假发的习惯,并且早期是被上层社会女性使用的。和现代假发包一样是加在头上,令头发看起来更浓密,并用以做出较为复杂的发髻
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纳村古墓群,编号第二零六号张雄夫妇墓中,出土了两件实物,不过这两件居然是薄木质的胎底!木质的...认真的吗?没错!真是木质的!
其中有一款出土的漆木制假发髻(见下图)呈棕黑色,长13.5厘米,宽6.5厘米,呈螺旋状,发丝精细匀称。此发髻是以麻布为衬里,把棕毛缠绕在麻布上,制成一个造型,再经过染色处理制作而成。
“义髻抛河里,黄衫逐水流”、“城中好高髻,四方高一尺”等都是对唐朝时期用假发堆叠出高耸发髻的描述。且《杨太真外传》中提到杨贵妃“常以假髻为首饰”。
除了唐墓出土的木质义髻,元朝时汉族妇女使用的一种叫鬏(jiū)髻(也称狄髻)的假髻,狄髻通常以金银丝或马鬃、头发、篾丝等材料编成,外覆纱,佩戴时罩在头顶发髻之上。狄髻在元、明、清三代一直有人使用。
除了鬏髻之外,明朝妇女普遍使用的假髻样式还有发鼓,是以假发覆盖一个金属丝编成的圆框制成。与之配套的整套头饰也称为头面。
正所谓发量不够,发包来凑,虽然每次顶着假发着实有点辛苦,但秃头少女也不得不屈服在发量之下,希望有一天能够制造出非常轻便的假发,以解秃头少女(少男)们的“镶丝”之苦~
版权声明:
本站除原创文章外,大部分内容收集于网络,发布主要是为了方便同袍学习和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转载请注明:汉服造型——高髻的秘密 | 原创汉服推荐 | 白菜汉服 | 汉服发型知识
转载请注明:汉服造型——高髻的秘密 | 原创汉服推荐 | 白菜汉服 | 汉服发型知识